



電網監測
行業背景
我國目前已形成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西北和南方電網共6個跨省區電網;110KV以上輸電線路已達到近51.4萬km。根據相關數據表明,我國每年電力行業整體投資約為1000億元,其中硬件設施為73%,說明輸電設備在國家電網建設上比重越來越大。隨著電網的日益夸大,巡線的工作量也日益加大,100km的巡線工作需要20個巡線人員工作一天才能完成。因此傳統的巡線方式已經滿足不了現代電力系統的廣泛需求。
行業需求
針對高壓輸電線路的運行管理模式和常規作業方式,傳統巡線方式面臨的困難有:巡線距離長,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遇到電網緊急故障和異常氣候條件下,線路維護人員不具備有利的交通優勢,利用普通儀器和肉眼來巡查設施。這種方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現代化電網建設與發展的需求。
上博智像電網智能監控系統
根據電力設備實際運行情況,上博智像設計了以紅外熱像儀、可見光攝像機組成的電網智能監控系統。該系統利用紅外熱成像原理,通過將被測目標物體表面的紅外熱輻射轉變成數字信號,以此來監測和識別設備溫度及其他故障事件。
由于該系統是對電力設備表面熱輻射進行非接觸、遠距離熱成像檢測,不受電廠干擾,因此具有直觀、準確、靈敏度高、快速、安全等特點,從根本上改變人工巡檢運行設備的故障和缺陷隱患檢測方式。
系統組成
上博智像電網智能監控系統主要由紅外熱像儀、可見光攝像機、云臺、網絡傳輸和監控中心工作站組成。系統采用了先進的計算機視頻壓縮技術H264與網絡傳輸技術,通過以太網就可實現對電網設備的遠程監控,大大提高故障點檢測的準確性,具體判斷依據如下:
紅外熱像儀巡線任務
巡檢部位 | 巡檢內容 | 巡檢部位 | 巡檢內容 |
導線 | 有無紅色發熱點 | 絕緣子 | 有無擊穿發熱 |
線夾 | 有無接觸點發熱 | 桿塔 | 有無擊穿發熱 |
引流線 | 有無發熱點 | 耐張管 | 有無發熱 |
可見光攝像機巡線任務
巡檢部位 | 巡檢內容 | 巡檢部位 | 巡檢內容 |
引流線 | 有無斷股 | 防震錘 | 有無變形、存在異物 |
桿塔 | 有無鳥窩、損壞、變形、緊固金具松脫 | 線夾 | 有無松脫 |
絕緣子 | 有無閃落跡象、破損 | 地面環境 | 有無規定范圍建筑物和超范圍生長植物 |
系統優勢
優勢一 采用雙光成像系統,即紅外熱像儀和可見光攝像機
紅外熱像儀彌補了可見光攝像機夜間以及惡劣環境下無法清晰成像的問題,可見光圖像彌補了紅外熱圖白天可識別性不足的問題,二者強強聯合,優勢互補。
優勢二 圖像實時傳輸,無延時現象
圖像數據刷新率為25HZ, 圖像實時傳輸,不會出現圖像停頓、滯后以及跳躍感,避免了在操作人員進行云臺轉動控制和鏡頭焦距調節過程中,出現圖像滯后導致觀測困難的情況。
優勢三 全圖在線測溫,可靠性高
在電力系統中,溫度是設備運行正常的一個重要參數。隨著場景的變換過程中,系統總是在瞬間就能得到觀察到的場景所有溫度,圖像均勻性高,不會因為場景的變化而產生測溫的差異。
優勢四 全天候監測,環境適應性強
該系統具備24小時全天候監測的能力,無需任何輔助光源,零照度、透煙霧監測,可在惡劣天氣下正常運行。即使在霾霧條件下,也可實現不間斷自動監測,保證對輸變電設備工作狀態的正常檢測。
上博智像電網智能監控系統提高了電力維護和檢修的速度和效率,使許多工作能在完全帶電的環境下迅速完成,確保用電安全,降低了因線路故障停電發生率,挽回高額的停電費用損失。與人工巡線相比,提高了作業人員安全性和工作效率。